“离世界近的地方”——上海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4-09-10 浏览次数:73

2022年,保税区域完成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650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元。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家,累计认定各类总部存续企业329家。

·目前开展离岸转手买卖的企业有336家,占全市51.4%。

位于长江入海口、东海之滨海岸线上的一片芦苇荡、旧滩涂,因贸易而生,因贸易而兴。历经30多年发展,保税区域一跃成为“离世界近的地方”。

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4.62平方公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背靠集装箱吞吐量的上海港、枢纽要塞浦东机场和活力的地区——长三角。

这片区域以外高桥保税区为起点,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已成为规模大、业务功能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试验田

吸引企业集聚发展

这里是中国的试验田,是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启航地,是中国个自贸试验区的策源地,也是中国自由贸易园区探索实践的旗帜。

在全国160余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保税区域商品销售额大、税收多、投资企业数量多、进出口规模大。保税区域在、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300余项制度成果,从外商资贸易公司“一号批复”到中国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一批中国性项目陆续落地。在新的中国绩效评估中,外高桥保税区全国。

保税区域是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区内已经集聚了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与21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2022年完成货物进出口额1643亿美元,占上海市比重26.2%。在上海市2021年度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营业收入、纳税贡献和创造就业四个名单中,保税区域97家次企业入选,约占整个榜单的四分之一。截至2022年底,138家世界在这里投资了311家企业。

资源配置功能高地

实现“买、卖”

保税区域致力推进制度,不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面向、运作、配置。

这里不仅是外资投资中国的起点,也是中资出海的桥头堡。在这里,职能加快转变,深化与扩大开放相适应的投资管理制度,积推进贸易监管制度,深入推进金融制度,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制度与功能培育相结合,着力以制度促进功能拓展、产业集聚和营境优化,区域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凸显。

建设全国综合运用境内外数据以辅助银行开展贸易真实性审核的平台——离岸通平台,保税区域内企业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外汇结算额占全市;做优期现联动,实现铜品种国内、“四个市场”全流通,打造中国个国内双循环战略平台。

贸易服务平台积探索延伸产业链要素,汇集进口商、代理商、分销商及贸易、物流、仓储等服务提供商,推动逐步形成行业集聚、功能、贸易增量的平台经济,并促进贸易在较高基础上向化发展。

保税区域已设有医药品、化妆品、钟表珠宝、酒类、文化、汽车、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等贸易服务平台以及十八个国别(地区)。不管是芯片、机床,还是汽车、名表、化妆品,在这里都可以实现“买、卖”。

新业态新模式涌现

活力竞相迸发

与企业一起探索不停歇,与时俱进不停止,已成为保税区域高速发展的“生命之源”。

实施营运商计划(GOP),助力企业成为面向、运作和配置的高能级功能总部,2022年年底已有128家企业加入GOP,累计营业收入过4000亿元,占保税区域经济总量的1/6。

打造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诚信建设区,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为诚信企业营造“无事不扰、守法便利、联合激励”的营境。

条进口汽车检测线和无尘智能查验室的投入使用,将汽车和芯片的查验周期从“日”压缩至“时”。建设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网络。

好的营境对企业而言,就像阳光和土壤,是扎根生长的必要条件。保税区域主动跨前服务,创造了从项目签约到开工仅用78天的“山姆速度”和从开工到开业仅用16个月的“山姆加速度”。

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租赁等功能融合,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区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物、智能制造等制造项目集聚发展。

在这里,呈现出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景象。文化消费新正在,区内的上海艺术品保税服务是目积大的艺术品保税综合服务体。保税区域将鼓励并扶持一批具有性、性的商业实践项目,继续全力营造包容的氛围。

保税区域是圆梦之地。常规,全国条开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地铁线路10号线开进保税区,提升区域交利性,打造有温度有活力的化区域。

30多年来,保税区域始终挺立在的,是投资者面向、配置、运作的选择,诚邀所有海内外企业共同发展,这里不仅是世界看向中国的窗口,是中国走向世界的。


921681550.b2b168.com/m/
top